孤独是常态
时间就像含在沙子中的水,握紧了便四散流出。人忙起来就进了循环,生活以规律的线条向前滑行,不曾停下。
孤独的日子越来越多,仿佛过去大家嬉笑玩闹的时光一去不复返。孤独好似大佬们都要追求的心境,鸡汤访谈人们都谈论孤独。
好似大佬们都过着苦行们的生活,“与他人断绝联系的个人状态也是某种达成理想的必经之路”。
打开好久没刷过的App,人问,“社交媒体会让人更加孤独吗?”
在食堂,一手手机一手勺筷是大多数人的常态。看着屏幕吃下一口又一口的饭菜,不知道能品出几分菜的味道,或是食堂的饭菜本身就没什么味道,只能靠下饭的内容随意刷刷,吃饭也就随意般过去了。
这让我想起之前和好友讨论过的,有关于网络是一种特别的“回声廊”的问题。
“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,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,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,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”。这是笛卡尔所坚持的哲学命题,我思故我在,但是在网络的环境上还能进行所谓的“批判性思考”,还能进行坚持自己的立场,或者干脆没有立场。
或者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封闭的、高质量的空间,我听到的都是我想听,我看到的即为我想看。
“网络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我们自己声音的回想,手机会推送跟我们类似的意见看法,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代表了主流声音,并认为这些扭曲了的声音即事实的全部。”
亦或者,我们根本不关系我们输入或输出的观点,我们只是在网络输出发泄我们的情绪,把情绪一对多的发散或者寻找共鸣,从而达到自我满足。
这还不够嘛,有的时候就比对面那个拿着手机对着手机嘿嘿笑的人有趣且亲切。
我也与别的朋友聊过,他是觉得在线上聊天更有安全感,在线下就觉得社恐或者不愿意主动社交。
或许,让我们沉浸于手机的理由五花八门吧。
孤独也并不与沉迷手机挂钩,我觉得我最近的孤独跟项目变多活变多有很大关系。
当劳累一天之后,就没什么力气说什么话了,一个人躺着坐着小憩一会儿,就已经是非常满足了。
“自由是孤独的站立。”这句话我觉得说的很抽象,对我来说,孤独一会儿就让我休息一会儿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