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摄入过量

今天与许久未见的本科英语老师见了面,老师已经退休在上海,老太太精神和情绪都如从前那样热情活泼,让我心里也十分开心,仿佛回到大一大二上《澳新文化鉴赏》的时候。

两个人在咖啡店坐了好久,杯中的咖啡喝了一再续杯,上次喝这么多咖啡是什么时候?心里模模糊糊的,只记得心率不断上升,躺在家里或者高中宿舍的床上,看着漆黑的天花板或者床板,呼吸和心率一并加速。这回吃的饱饱的,心跟着紧紧的,读研之后晚上以往精力都比较虚弱,今天一改从前,脑袋沉重起来心思和想法仍然灵活。

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知乎上刷到的问题“大学老师为什么这么冷漠?”,这个问题就让我心里一酸。难道大学里学生们不也冷漠吗?我说不清楚。

或许是我接触的大多数老师都不冷漠,但冷漠的事情心里也能了解,才让我对这个问题百味杂陈。

读了研之后,写的文章也总提,我总是觉得研究生们都很冷漠,让我觉得比本科时候孤独很多。

也有同学在说读研就是为了让自己去坐更舒服的“牢”,研究生的牢坐起来还是比工作的牢舒服很多。那读书到底为了什么?读研到底值不值?我总是拿这两个问题问自己,有的时候想要拿这个问题问别人。

我不想多说鸡汤。只想说走哪条路没有对与错,最难不过心安,心安才能常乐。


未来想要把过去拍的照片放出来,因为图床已经修好了。至于github网址经常抽风国内容易看不见博客的问题,我去看了看各大域名出租的,太贵了,奈何财力不足。

还想放一些这学期上课所学的内容,纸笔记录虽好,但是还是网络查看编辑方便。还在研究markdown语言写公式和排版的过程,大不了用latex写完,再放照片就是。


我觉得我还是有咖啡因耐受体质的,喝这么多只是有点心悸。不过还是不要喝太多咖啡摄入太多咖啡因霍霍自己。我虽然认为人是爱好自残的动物,但是自虐方式和程度大家适可而止。

这让我突然想到微博上崔庆龙的一个推文,就放在下面作为结语吧。喝多了咖啡思维也变得混乱,很难集中注意力做创造性工作。

昨天看到一个视频,内容是一条宠物狗会不断撕咬自己的后腿,这个行为持续了一年多,送到宠物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生理性的病变,后来宠物医生凭经验说这条狗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了。宠物主人回想说,它先前总是被自己的伴侣殴打,后来慢慢变成了,只要有人拿着东西靠近它,它就会去拼命咬自己的后腿,整个过程非常狂躁。
当我看到这一部分时我很惊讶,因为我知道它关乎于惩罚和自我惩罚,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创伤心理机制。就像在依恋心理学中对于混乱型依恋的描述,当孩子愤怒或攻击的目标是自己唯一可依恋的对象时,ta会陷入强烈的冲突中,这是依恋和伤害之间的冲突,是寻求安全和得到恐惧之间的冲突。
为了保护仅有的关系,这种愤怒要么被压抑,要么转向自己。同时,自我惩罚是为了规避被依恋者惩罚,是与攻击者认同后在情感上的自我保护方式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被身体虐待或情感虐待过的孩童会自我伤害,自我羞辱,因为这是愤怒唯一能“安全”指向,且不破坏关系的地方。就像有人在亲密关系爆发冲突时会羞辱自己,打自己,扇自己耳光,因为这种情绪已经强烈到没有其他承载方式,它只能寄希望于以他人的内疚和心疼,换来自己渴望的依附。
好在这条小狗后来被一个非常专业的宠物心理医生所干预,他们先让小狗闻一些非常好闻的精油,然后把它们弄在绷带上,缠在小狗伤口的地方。这时候当小狗再去咬自己的腿时,它会闻到先前那种唤起它舒适安全的经验,这时候它就不再咬自己了,这个过程重复了很多次。
虽然我知道宠物医生用的是行为主义疗法,将小狗想要攻击的地方和精油的香味建立了新的经典条件反射,也消退了先前自我攻击的条件反射,但从深度心理的角度去看,其实是小狗的愤怒对象(自己)中,包含了新的自我体验,它不再如被主人曾经厌恶那般被自我厌恶,记得小狗第一次终止自我攻击时,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茫然,这是两种对立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困惑,是整合经验时趋近的抑郁位。
小狗是幸运的,因为它就如同相信自己曾经会被惩罚那样,用依然单纯和直接的方式,相信了自己不会被惩罚。对于人来说,我们有多么高级复杂, 就有多么难以自我纠正,因为人会穷举,会自洽,会合理化,会否认,会解离,会搜寻一切证据去推翻新经验的成立,这也是为什么人的成长那么艰辛曲折。
一旦我们对什么信以为真,在这种经验组织原则下,我们就毕生想要将其不断证实,哪怕在谬误的过程里为这种证实创造有悖于逻辑和事实的条件,也不愿放弃对伤害的预期,也不能将其证伪。比起安全和信任,人最害怕的是眼前承诺这两者的对象,包含着自己还不知道的,无法预料的伤害,而它在发生的那一刻,一定会叠加着过往的总和。
https://weibo.com/3762961402/M0GxLrr8e

这样。


咖啡摄入过量
http://dancedajingzi.github.io/2025/09/04/250904/
作者
Edward
发布于
2025年9月4日
许可协议